太空
-
真天选之种!上天入地的“太空种子”原来是如此炼成的
据介绍,航天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如高真空、微重力、宇宙高能离子辐射等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
我国自1999年11月神舟一号首飞及其后的历次飞行任务中,累计为国内400余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搭载航天育种实验项目3000余项,创制出4万余份空间诱变种质材料。 -
连鸽两次 世界首枚3D打印火箭将再发射:这回能顺利吗?
北京时间3月23日消息,在当地时间3月22日晚,美国太空公司相对论”将再次发射全球首枚3D打印火箭人族一号”。
在此之前,该火箭已经进行了两次发射准备,但都以取消告终,3月8日下午,相对论”公司首次尝试在美国太空军卡纳维拉尔角基地发射这枚3D打印火箭,但在倒计时最后一分钟时因温度问题停止了发射。 -
神秘光点划过美国加州夜空 专家:或为日本太空垃圾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研究人员乔纳森·麦克道尔推测,这串神秘光点有99.9%的可能”系太空垃圾燃烧所致,他分析,这件太空垃圾可能是一个废弃的日本产轨道间通信装置。
考虑到它重返地球途中会燃尽,国际空间站为节省空间,于2020年把它当做垃圾丢了出去,太空垃圾燃烧形成壮观的夜空景象,估计当时它位于64千米高空,以每小时数千公里的速度运行。 -
斥资10亿美元!NASA将开发太空拖船:实现国际空间站受控坠落
3月14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计划开发一种新型太空拖船,旨在国际空间站在2030年退役后,能帮助实现受控坠落。
俄罗斯方面表示,希望尽早在2024年之后”的某个时候离开国际空间站项目,专注于在近地轨道建设自己的空间站,这可能会影响NASA新型太空拖船的开发计划。 -
天文学家发现大量水云漂浮在深空中
研究一颗遥远恒星形成的天文学家在太空中发现了一片水云。这些水既是我们在地球上所知道的普通水,也有重水,也就是其中一个氢原子被氘取代的水--可以为我们太阳系中水的起源提供新的见解。 ...
-
英国太空探索负责人称外星人“肯定存在”
据《镜报》报道,英国太空探索部负责人利比-杰克逊说,人类"不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形式。他表示,外星人的存在不是一个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一个我们何时能找到更多答案的问题,以...
-
我国新发现一颗近地小行星:直径约200米 两个足球场大小
这次发现是中科院新疆天文台使用南山观测站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和星明业余天文观测团队深度合作的结果。
从去年12月起,中科院新疆天文台启动与星明业余天文观测团队合作的小行星搜寻项目,2023 DB2就是星明业余天文观测团队成员对南山观测站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科研观测数据实时深度挖掘发现的近地小行星。 -
全球首枚3D打印火箭将于今日发射:发射成本极低 仅1200万美元
据悉,日本H3火箭主打的就是发射成本低廉,以此来吸引客户,这次失败之后日本航天局表示,未来该火箭的发射成本将会提高。
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美国一家名为相对论”的太空公司6日宣布,世界上首枚3D打印的火箭将于8日,也就是今天发射升空。
该公司表示,目前火箭85%的部分由3d打印而成,未来他们的目标是将这一数字提高到95%。 -
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道纽约和新泽西具有立体感的照片
在缅因湾上空运行时,国际空间站上的一名宇航员向南望去,拍摄了这张纽约市的斜面照片。摩天大楼和其他城市建筑的阴影使照片具有立体感。自由女神像和埃利斯岛,一个进入美国的重要的历史性移民...
-
地球质量达60万亿亿吨,为什么可以漂浮在太空,而不向下坠落?
日常经验告诉我们:万物都会“往下掉”,这是地球引力的作用。而如果你在太空中观看我们的地球,会发现地球像是一直“悬浮”在太空中,貌似并没有往下掉,为何会如此?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
-
《流浪地球2》科幻成真?武汉国博用特效“加建”太空电梯
《流浪地球2》电影中,开头的太空电梯绝对让人眼前一亮,很多人都被这个场景震撼住了,科幻感满满,不过现在的技术是造不出来的,好在国内还有众多基建狂魔,用特效在武汉加建”太空电梯。
太空电梯的设定很带感,但是建造难度可能也超过了人类现阶段的能力,最大的困难是电梯缆绳的材料强度要求太高了,只有碳纳米管具有满足这种强度要求的潜力,而这种物质现在只有实验室中能少量制造。 -
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本不应存在”星系 可能颠覆人类认知
2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最近发现了一组本不应该存在”的巨大星系,这些在早期宇宙就形成的星系却和银河系一样成熟,可能会改变人类对宇宙的理解。
科学家们总共发现了6个类似星系,它们可能会改变人类对宇宙中星系起源的认识。 -
12万就能上太空!日企将用高空气球开启太空旅游
2月22日消息,日本初创企业Iwaya Giken计划用搭载太空舱的充气气球将普通乘客送往太空,开启太空旅游。
Iwaya Giken的气球是由氦气驱动,可以搭载一名飞行员和一名乘客,计划从日本北海道起飞,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上升到25公里高空,在那里停留一小时,随后用一小时的时间下降到地面。 -
2023年世界航天首失利!英国维珍火箭未入轨:或因一100美元小零件
2月9日消息,维珍轨道公司今年1月份首次在英国发射火箭的动作最终以失败告终。
今年1月9日,维珍轨道在英国康沃尔航天港尝试发射火箭。
维珍轨道公司和英国航天局都对这次发射失利展开了调查。
此次火箭发射是维珍轨道公司首次在英国发射火箭。 -
中国第二代低轨气象卫星收官之作:风云三号04批卫星启动研制!
风云三号04批卫星是我国第二代低轨气象卫星收官之作,包含一颗倾斜轨道降水测量卫星和一颗太阳同步晨昏轨道卫星,将进一步提升载荷探测能力、平台服务保障能力,并将与高轨气象卫星配合,首次实现我国高低轨协同观测的在轨验证,支撑第三代气象卫星智慧观测和体系发展。 -
《流浪地球2》太空电梯能实现吗?专家:实现难度极大
譬如,当月球周期性掠过太空电梯上方时,不均匀的潮汐力会让电梯缆绳像一条海草那样舞蹈起来,如何避免这种跨度9万公里的海草舞?
另外还有散热问题,太空中是没有空气的,这就意味着长达9万公里的电梯缆绳至能通过辐射散热,而太阳光辐射、电梯轿厢摩擦产生的热量很容易会导致过热烧融。 -
俄罗斯计划于2027年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今年4月12日展示最终外观
据了解,目前的国际空间站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运行和使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涉及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
2021年6月7日,俄罗斯太空探索机构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表示,如果美国不取消对俄罗斯进步”火箭航天中心和俄罗斯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的制裁,俄罗斯将在2025年退出国际空间站合作项目,并将建造自有空间站。 -
一箭14星成功升空 卫星首图回传:路面汽车清晰可见
长光卫星表示,华水一号”卫星(吉林一号”MF02A07 星)是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联合研制的面向智慧水利的轻小型高分辨多模式光学遥感卫星,是全国首颗内陆水遥感卫星,也是华水星座”的首颗光学卫星。
而吉林一号”高分 03D34 星是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轻小型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是公司践行批量化生产理念的重要成果。 -
科学家提高等离子体推进器的性能 离更深的太空探索更近一步
日本东北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对大功率无电等离子体推进器进行了重大改进,使我们更接近于更深入的太空探索。电力推进技术的这些进步有可能彻底改变航天工业,就像汽车、火车和飞机等地面交通工具...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发现巨大的太空冲击波 时速超过100万英里
史蒂芬五重星系是首批詹姆斯-韦伯图像的目标之一,这标志着这个全新的望远镜的首次观测。现在,这个五重星系处于韦伯观测的重点,因为它窥见了一个冲击波在这一星际集体中横冲直撞。阿塔卡马大...
-
5位退役也未曾飞天的航天员首次公开!他们也是英雄
25年前的今天,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 截止目前,已经有16位中国航天员先后飞上太空。 他们是: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
-
地球已被太空垃圾包裹:轨道高度500公里以上是重灾区
随着进入太空的卫星和火箭残骸越来越多,太空垃圾也成为了人类太空探索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 据报道,在这些太空垃圾中,既有小到需要以毫米计算的碎片,如航天器外部因强烈的紫外线照...
-
我国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遥二开启总装测试:拟5月发射
据中科宇航官方消息,2022年7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中科宇航参与研制的我国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将六颗卫星送入500公里太...
-
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可放出奇异红光的遥远星系:超级梦幻
据了解,NGC 7469是一个直径约为9万光年的螺旋星系,这个星系尘土飞扬,通过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红外线观测可以观察到其明亮中心附近密集的恒星形成环等特征。
造价100亿美元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于去年12月份成功发射升空,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建造的最贵、最强大的红外波段太空望远镜,一共有18块正六边形镜片,而这18个镜片则会每块都会投出一颗恒星的影像,这意味着在未校准之前,画面会形成18个形状各异的亮点。